“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強化規劃指導、試點示范、產業集聚、技術創新和體系建設,促進再制造產業形成較大規模。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加強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的協調指導和支持力度,推動工程機械、機床等產品再制造和大型輪胎翻新,鼓勵新型再制造服務行業發展,著力培育再制造典型示范企業。機床再制造進入黃金期上世紀80年代初起,世界各國紛紛發展機床再制造產業。目前,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機床工業已不景氣,但機床改造卻成為新增長點。下面介紹幾個舊機床改造實例。
德國數控五面體加工機床,因超期使用,液壓系統老化,基礎大件磨損嚴重,精度基本喪失,幾乎瀕臨報廢。
重新購買,費用高達3200萬元;繼續用呢,機床故障頻發,常拖生產后腿。去年,這家南京工廠試著與武漢華中自控公司聯系。
全面拆解機身,更換損壞和磨損嚴重的零件,換上西門子數控系統新“心”,裝上自行開發的機床運行監控系統……幾個月后,這臺舊機床獲得新生。細算費用,僅花了800萬元。運行幾個月來,全面達到高性能、高精度的設計要求。
華中自控公司總經理張堯南說,老舊機床,一般有45%至80%以上的殘留價值,主要是耐久性較強的床身、立柱、底座等。重新制造這些主體部件,需要消耗大量鋼鐵和能源。如果保留主體,修復或更換損壞部件,則可制造出與新設備同等質量甚至性能更好的設備。
翻新機床還會性能更好,這是神話嗎?
在武重集團,我們大開眼界:武鋼一臺處于報廢狀態的前蘇聯軋輥車床在這里“打個滾兒”后,不僅全面提升了機床的精度,還將主軸承重由原來的20噸提高至30噸。運用現代數控技術,龍門刨床可變成數控龍門銑刨床,或數控龍門磨床,同時改造后的設備能耗下降近40%,實現節能節材、降耗減排的目的。
近年來,我省武重、千里馬、華中自控等公司全面展開機電產品再制造的科研探索。從省經信委了解到,近年來,這些企業利用重型機床、工程機械、數控大型機床等方面的專業優勢,賦予大批機床第二次生命,還在國內打出響當當的品牌。
在谷城縣再生資源園區,金洋公司與鄰近的駱駝蓄電池公司跳起“圓圈舞”——金洋公司利用含鉛廢料和廢鉛酸蓄電池,年產鉛及鉛合金40萬噸,供應到駱駝蓄電池公司;而駱駝公司回收的廢鉛酸蓄電池又回到金洋公司。
機床再制造進入黃金期上世紀80年代初起,世界各國紛紛發展機床再制造產業。目前,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機床工業已不景氣,但機床改造卻成為新增長點。
美國有300多家專業從事機床再制造的企業,分類極細,對大型多功能機、齒輪加工機、金屬切削機床都有專業公司負責再制造,并提供售后及質保。德國從1991年起,政府多次撥款支持機電再制造,幫助企業與高校、研究機構開展再制造研究工作。近年來,日本也加強工程機械的再制造,至少有20家再制造公司已成規模。日本再制造的工程機械中,約有30%向國外出口。
歐美各國已形成了較完善的舊件物流體系。再制造商通過各種渠道回收廢舊機床,評估價值、重新設計、制造完成后打上“再制造”標簽,重新進入市場銷售。
我國是機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目前役齡超過10年以上的傳統舊機床超過200萬臺,已進入機械裝備報廢的高峰期,再制造的市場空間巨大。